bet356√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

澎湃Logo
下载客户端

登录

  • +1

马上评︱警惕涉企虚假不实信息,维护营商网络环境

澎湃特约评论员 守一
2023-12-25 14:58
来源:澎湃新闻
澎湃评论 >
字号

近期,国家网信办通报了一批破坏营商网络环境的典型案例。“消费金融频道”“英伦投资客”“蔡老板”等账号,因为谋取非法利益、发布涉企虚假不实信息而遭到关闭。

网络给社会提供了更便利的监督通道,网络舆论监督本身也具有正当性,如果网络监督力量得到善用,这对于企业和经济健康发展本有积极意义。遗憾的是,在网络监督的过程中,也不乏某些人浑水摸鱼,打着“舆论监督”的幌子,干的却是无底线牟取私利、破坏营商网络环境的事。

从这次公布出来的典型案例看,有的是以企业的负面信息为要挟,寻求高额的所谓商业合作;有些则是故意传播企业负面不实信息,以删帖、消除影响为由索取公关费;还有些粉丝数量庞大的账号,比如汽车领域账号“蔡老板”,以不实信息对某些汽车企业的产品质量、名誉等进行恶意诋毁,并持续蓄意炒作。

这些行为显然混淆了监督的边界,不符合几个关键的标准。

首先是事实标准。如果企业的产品或者行为确实有错,有坑害消费者、破坏市场秩序现象,批评和监督值得鼓励,可是这些账号经常干的却是无中生有、以讹传讹,这就有百害而无一利。这些碰瓷讹诈的行为不被禁止,对于只想好好经营却不善于“公关”的企业,无疑有极大的冲击。

其次是中立客观的标准。有些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确实出了问题,本该被曝光被监督。可是这些以牟利为第一原则的账号,可能收了钱就闭嘴不言。当所谓的“舆论监督”不以问题有无为首要原则,而完全看企业有没有给自己团队“充值”,这对营商网络环境的伤害就是多重的。

在这种氛围之下,愿意花钱平事、善于搞营销的企业更容易胜出,埋头做产品的企业反而会承受伤害。长此以往,自然就是劣币驱逐良币,最终消费者也会利益受损。

营造良好的营商网络环境,当然不是要反对批评、消除网络上的监督声音,而是要划清边界,维护好舆论监督的氛围。舆论监督的根本目的,应该是要扬善惩恶,及时客观指出企业存在的问题,督促其改进,而不是制造一个没有是非、只有利益的假象。

以前,“蔡老板”等账号在舆论场格外活跃,但他们导致的一个负面效应是,每当看到企业的丑闻,大家都会变得迟疑,怀疑会不会反转、怀疑背后有没有利益黑手。当真相成了利益的附庸,营商网络环境的质量可想而知。

伤害营商网络环境的账号被处罚当然是咎由自取,希望对这些案例的整治,也有助于明确网络舆论监督的秩序。消除有破坏力的声音,是为了让理性、有价值的声音被更清晰听到。企业的健康发展,营商环境的改善,都离不开真正的舆论监督。

    责任编辑:王磊
    图片编辑:乐浴峰
    校对:丁晓
    澎湃新闻报料:021-962866
    澎湃新闻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
    +1
    收藏
    我要举报

           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

            沪ICP备14003370号

           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

          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31120170006

         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沪B2-2017116

            © 2014-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

            反馈